股票配资利率 中国唯一一个兵城,城内一半人口是军人,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_格尔木_慕生忠_运输部队
文|老闫侃史股票配资利率
编辑|多多
声明: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及个人见解撰写,文末已注明相关文献及截图来源,敬请知悉。
1953年,慕生忠将军率领一支筑路队进入了青藏高原的戈壁滩。面对这片荒凉、寸草不生的土地,他信心满满地插下铁锹,对队员们说道:“帐篷扎在哪,哪里就是格尔木!”周围的人们面面相觑,这里除了无尽的戈壁、没有水电的困境,连鸟儿都不愿意飞翔。然而,这位将军却拍着胸口,信誓旦旦地表示,要在这片荒地上修建公路、建设家园、打造花园。没想到,几十年后,正是他当时那个“不可思议”的决策,竟将这片荒凉的土地变成了“最安全的城市”——全国唯一的“兵城”。
展开剩余84%当年,为了修建青藏公路,国家需要打通进藏的生命线。康藏线因地势险峻,常常使伤员无法及时被救出,物资也无法顺利运送。慕生忠毫不犹豫地决定从青海出发,开辟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,穿越神秘的可可西里,直达拉萨。为了打破前路的艰难,他派出了两支探路队,冒着寒冷冻伤手脚,也决不回头。随后,他前往北京争取政府的支持,甚至连夜与彭德怀谈判,成功争取到30万元的中央拨款,并得到10辆卡车、1200把铁锹和几百套工具的支持。
1954年春天,青藏公路正式动工。慕生忠带领着1200名民工从格尔木出发,目标直指拉萨。第一座桥距离出发点已经有73公里,桥一架好,他便亲自试车。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,一切都依靠人工。他们用铁锹、炸药和绳索,在冻土上凿眼、破石、火攻,顽强地修通了这条通往拉萨的路。仅仅用了7个月零4天,他们便创造了世界高原筑路的最快纪录——1200公里的路程,他们凭着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,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。
然而,这并不是格尔木发展的终点,反而是新的开始。完成青藏公路修建后,慕生忠并没有离开。他坚定地表示:“我们要住下来,在这里建设一个花园。”但现实情况是,眼前不仅没有花园,连水源都没有。于是,他带领大家从西宁湟源调运了14万株树苗,开挖渠道引水,在戈壁滩上开出了27亩的菜地,种出来的萝卜竟然重达17斤。他们还自建了仓库、医院,并修建了格尔木的第一座二层砖楼——“将军楼”。
这些筑路的军民,原本修完路就该返回家乡,但许多人选择了留下。他们用原始的工具,一步步地将这片荒原变成了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。直到1960年11月,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格尔木设为市。虽然后来在1966年调整为县,直到1980年6月才恢复为县级市,但这一决定为格尔木的战略意义奠定了基础。
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的交通要冲,东接兰州,西通新疆,南面直通西藏,北望柴达木盐湖,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。国家明确赋予了它“进藏咽喉、新疆要冲”的战略定位。正当中苏关系紧张,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,格尔木迎来了军事重镇的转折。各类军队、兵站、军工厂和导弹运输部队纷纷驻扎入驻,格尔木迅速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军事氛围。
这座城市,街头巷尾,随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军人的气质。你可以看到小卖部的老板后面挂着部队的番号,公交车司机是退役的军人,医院的护士穿着军装,学校的老师可能是军转干部。格尔木的每一处都透露出一种秩序与纪律,这也是它被称为中国“最安全的城市”的原因之一。这里的安静,并不是因为没有人敢作恶,而是因为人们清楚,城中随时都有部队驻守,一旦出事,必定有人站出来维持秩序。
进入80年代,格尔木再次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。1984年,青藏铁路西格段正式通车,格尔木迅速发展成了一个交通枢纽。随着格库铁路的通车,格尔木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位置愈加突出。铁路的打通,意味着资源和物资可以更加便捷地流动,将格尔木彻底融入了国家经济体系。
格尔木的资源极为丰富:钾肥年产量800万吨,位列世界第四;金属镁年产10万吨,居全球第一;锂矿的储量占全国的67.1%,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。2023年,格尔木的GDP达到了427.45亿元,人均GDP接近上海水平。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个不起眼的小城,实际上,格尔木已经成为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动机。
除了经济发展,格尔木的生态和民生也同样引人注目。从当年荒芜的戈壁滩,到如今绿树成荫的城市,格尔木的绿地面积已经达到了950公顷,人均绿地达到了15.48平方米,超过了许多一线城市。2022年,格尔木成为了国家海绵城市示范项目,投入44.6亿元进行城市改造。大雨不再积水,风沙也大大减少,市民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。
城市的发展,给居民带来了更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2023年,格尔木再度被评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,这是它连续第十年获得此殊荣。这一切,并非仅仅依赖于宣传,而是几十年来,军民融合、制度保障和社会治理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今天的格尔木,依然保持着浓厚的“兵城”气质。你随便走进一家早餐店,老板可能是转业的副营长;去社区医院,医生可能是曾经的军医;乘坐公交车,司机依旧习惯性地喊出“立正,靠右!”这种独特的氛围,其他城市无法模仿。
归根结底,格尔木的今天,并非依靠天时地利,而是依靠一群愿意为这片土地付出一切的人。从慕生忠将军的铁锹,到一代代筑路军民,再到一批批扎根这里的人们,他们没有选择离开,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,格尔木才得以焕发出今天的生机。
许多人问,格尔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?它不是旅游胜地股票配资利率,既没有江南水乡的温柔,也没有北上广的繁华。但它有一种深藏的硬气,那种“条件再差,干就完了”的韧劲。它安静地屹立在高原上,像一块沉甸甸的基石,支撑着中国西部的边防、交通命脉和能源战略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旗开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